一块玻璃可以应用到电子产品的屏幕、建筑物外墙以及汽车上遮风挡雨,还能用来制作精美的工艺品等等,除此之外它还能做什么呢?没错,它还能用来发电,你信不信?是这样的,中国成都中建光电潘锦功的团队成功研制出世界第一块大面积“发电玻璃”,这块玻璃可以让建造物变成了发电站。
“发电玻璃”的全称为碲化镉薄膜太阳能“发电玻璃”,它是在普通的绝缘玻璃上涂上了一层仅有4微米厚度的碲化镉光电材料,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百分之一,这些涂层其实就是很多串联在一起的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与阳光的关系简单解释来说就相当于充电电池和充电用的交流电一样,涂层就好比是我们平时用的充电电池,太阳光就好像为电池充电的交流电,当太阳光照射到“发电玻璃”上后,玻璃就会开始发电。这就和插上电源后,充电电池开始充电是一个道理。
这些“发电玻璃”上的非晶硅薄膜电池吸收的太阳光主要是可见光。太阳光照强度越大,光线照射到“发电玻璃”上的角度越垂直,“发电玻璃”吸收的太阳光就越多,发电量就越大。
至于发电量有多大,以一个单片1.6米长×1.2米宽的“发电玻璃”来计算,其光电转化效率可达17.8%,一年能发240到270度电,一般的农村家庭只要用上4-5块这样的“发电玻璃”,所发的电量就基本能满足一个家庭一年的用电。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玻璃的使用寿命还达到了30年左右。如果我国400亿平方米的建筑中,只需要10%的玻璃使用该“发电玻璃”,其一年的发电量就相当于建了3座三峡水电站,更为关键的是,这是完全环保的清洁能源,因此“发电玻璃”也被誉为“挂在墙上的油田”。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就会有一个疑问,这不就是一个简化版的光伏电板吗?既然已经有了光伏电板,还花那么多精力搞这些还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你这么想的话就大错特错了。两者其实有着很大的区别,比如传统的光伏电板为了保证与太阳能的照射角度相匹配,必须要选择斜铺或者平铺,而“发电玻璃”却打破了这种限制,它可以吸收95%以上的阳光,即便是阴天也能吸光发电,至于位置,既可以平铺在屋顶,也可以保持站立充当一幕墙,在美国还小面积实现了光伏建筑一体化,将轻薄的“发电玻璃”制成瓦片直接应用于屋顶的铺设。
另外,由于“发电玻璃”的承载能力很强,还可以直接铺设在道路路面上,一旦电动汽车的移动充电技术相连接,马路就变成了移动的充电宝,大面积推广投入使用后,无疑会对我国能源格局产生极大的变革。
3月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在线上参与了新京报举办的2021全国两会经济策论坛,并对碳达峰、碳中和对能源领域将产生的变革和影响表达了自己的观点。...